這些年輕人絕大多數是家庭環境優越的獨生子女,有人形象地把他們比作“草莓”―――外表看起來色彩鮮艷,里面卻蒼白綿軟,稍一施壓就變成一團稀泥,表層還疙疙瘩瘩挺有個性。
據中國青年報提供的數字:僅15%左右的人因各種因素限制不想或無法跳槽外,考慮跳槽的人比例高達85%;還有一部分人因為在實踐中發現專業不理想,考慮重回學校讀書。
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求職難,一方面是已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問題頻現。有專家認為,工作的第一年往往是一個坎兒,畢業生在這段時間里容易出現焦躁、抑郁等心理問題。因此,對社會的適應,應該提前到大學校園中開始,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發力”。
現實篇
“一開始,人們疏遠我的時候,我并沒有覺得怎么樣。但工作之余經常是我一個人,我才感覺到自己是多么寂寞!
回頭看身邊沒有一個人
人物:燕子(某星級酒店總經理助理)
2006年6月,燕子大學畢業,才貌雙全的她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家四星級酒店的總經理助理。
體面的工作、高額的收入,燕子身邊一直包圍著太多的寵愛和贊賞,慢慢地,她開始看不起周圍的人,別人與她說話、打招呼,她總是由著自己性子來。盡管她的成績和能力不容置疑,但她明顯感覺到:身邊的人開始疏遠她,礙于上下級的關系,員工對她言聽計從,但她能感覺到冷漠。
她的能力和業務都很出色,是老板的好幫手,但在同事中的威信并不高,開展一些工作也不免磕磕絆絆。燕子說:“有時候,我也想好好的和大家相處,可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雖然目前還沒真正找到適合做的工作,但卻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不適合做哪些工作,這也算是工作的收獲吧!
一畢業就開始跳槽
人物:小磊(某都市類雜志社記者兼編輯)
2006年6月大學畢業時,小磊可以靠家里的關系找到一份收入高、穩定的工作,但他硬是想自己闖出一番天地。他奔波在各大城市,試圖尋找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
小磊讀的是新聞專業,他總想“學以致用”,找一份與專業有關的工作。他在電視臺打過工,可工資不高,又累,沒干幾天,臺里就再也找不見他人影了。離開電視臺以后,他連著去過好幾家廣告公司,求職時給的待遇都挺優厚,可到了發工資的時候,才知道根本給不了當初承諾得那么多,而且就算能給那么多也按時給不了,一拖就是好幾個月。他卻每天都得加班到深夜,睡眠嚴重不足。最后,和第一次結果一樣,小磊不辭而別。
現在呆的這家雜志社,一個月只出一期雜志,小磊有充足的自由空間。工資雖然不高,可月月按時能發。這份工作讓他有了暫時的輕松,但他并不想一直呆下去。他說,也許最后,一切又要回到原點,自己闖不下去了,就要靠父母來替他收拾“殘局”。
“畢業時雄心勃勃,憧憬著自己美好的未來,然而理想卻與現實格格不入,只能安逸于單位里的平淡生活,這種工作不是我想要的!
不想要穩定的工作
人物:云濤(某事業單位職員)
2006年8月,很多大學生都在為自己的工作和前途迷茫時,云濤幸運地進了一家事業單位。
云濤的成長可謂是一路順到底,有一個好的家庭做后盾,生活、學業上,他幾乎沒有遇到過挫折。正式上班沒幾天,科里臨時決定讓云濤送一個策劃方案去寧波。飛機票買好了,寧波那邊也安排妥了,準備去機場時,云濤發短信問科長:“有車送我去機場嗎?”科長回復:“車臨時都出去了,你自己去吧。”云濤的一句話差點沒讓科長暈過去:“沒車送我,我就不去了!弊詈,云濤的父親找了個車把他送到了機場。
飛機順利到達杭州,臨行前科長告訴云濤,去寧波的大巴十多分鐘一趟?稍茲攘嗽S久,最后才得知是30分鐘一趟。云濤氣鼓鼓地坐在大巴上,給科長發了個短信:“去寧波的大巴明明是30分鐘一趟,你干嗎騙我十幾分鐘就一趟!”看到短信,科長這回真的是哭笑不得。
用人單位:工作需責任感
邵彥(化名)在太原市某知名公司常年負責企劃和招聘新人的工作,他講了這么一件事:
2006年夏天,公司招了一批新畢業的大學生做企劃工作。沒想到上班三天后,一個女孩就“失蹤了”。公司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再加上這個女孩又是外地人,領導層一直擔心。
連著三天,邵彥每天撥打十幾次對方手機,都沒有人接聽。第四天,“再不接電話就報警”領導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時,手機終于通了。
當邵彥詢問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時,“不告而別”的女孩竟然若無其事地說:“哎呀,我覺得工作太辛苦,就不想去了!”
邵彥很客氣地對她說:“你打電話說一聲,辭職就可以,也不至于讓公司如此為你的安全擔心!”但對方的反應很奇怪,她說:“我想幾天沒去上班,你們就該知道我的意思了!為什么要窮緊張?”握著電話聽筒,邵彥不禁愣了!
邵彥認為,那個擅自離職的女孩即使被別的公司錄取,依然還會如此!“有哪一項工作不辛苦?就算她可以在某家公司留下來,這種缺乏責任感的個性,也會讓她很快被淘汰!就讓她自己慢慢在現實中體會這一點好了!鄙蹚┱f。
對于部分大學生在工作中出現的不愿意負責任,做事先講條件、以自我為中心等等現象,邵彥認為,擇業、就業時沒有理性的心態是很多問題的根源。在考慮職業選擇的時候,年輕人不妨從一些事物的相互關系之中去加以辨析。他說:“我們盡量避免不喜歡的,但有時候不喜歡的東西正是成事的必要條件;我們喜歡追求興趣,但要有節制。從職業評價角度而言,實現興趣是幸運,而具有職業責任感則是一種專業操守!蓖瑫r,學校在做就業指導時,也應關注到畢業生的心理狀態。
專家:草莓化家長造
“將來,這群大學生能挑起社會大梁嗎?能有足夠的責任感來回報辛苦哺育他們的祖父母、父母嗎?這是個急需探索的問題。否則,追悔莫及!鄙轿魇〗逃茖W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主任盧紅說。
以前的獨生子女生活在“421”結構的家庭中,隨著第二代獨生子女的出現,“6+1”結構的家庭開始出現,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強化。孩子的事情是絕對重點,孩子想要什么家長都會千方百計滿足。
“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更多的關愛,而當他們有問題時卻又缺少適當的排解渠道,”盧老師說,“因此,在教育問題上成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出現的問題更多是由家長、老師教育不當造成的!
出現這種情況有幾種原因:首先,沒有經歷過挫折的體驗。只有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挫折,人才會在與困難做斗爭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走出困境的勇氣與能力。許多青少年在其成長期間大都受到了過度保護,所經歷的困難與挫折太少,也就無從談起戰勝挫折的信心與經驗了?梢,對生活中的挫折困境時常保持足夠的心理準備,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
其次,青年學生應該有意識地參加多種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特別是要多為集體和他人盡責。責任感足以展示人的力量、創造的力量、應付非常的力量,只有在重大的責任之下才能鍛煉出來。所以要多做事,多承擔任務,多為集體和他人盡責。
一些大學生自認當老板都有余,但企業卻感到當普通職員都不合格。引用個例子,如果你去做客,最好選擇最下座,主人可能會對你說,請坐上座,因為你是我們最尊貴的客人,頓時你就獲得了榮耀;假如你自認為是上賓,坐在主賓位置上,結果主人對你說,對不起,我請了更榮耀的客人,請你換下座,雙方的心情都不會好。
家長:替孩子做太多
太原女孩小董2006年7月從東北大學外語系畢業,感覺自己掌握一門語言,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應該不是什么問題,于是去了上海。半年過去了,小董已經換了6份工作,或者因為和老板脾氣不合,或者是工作太辛苦。雖然小董自己感覺沒什么,可是,遠在太原的父親老董心里卻十分著急。
老董在教育部門工作,研究了十幾年教育,可是說起自己的女兒仍是唉聲嘆氣。老董坦言這不能怪孩子,應該說,家庭教育的不當是主要原因。
面對孩子這個“太陽”,作為家長的行星們一方面是對學習的高標準嚴要求,一方面是對孩子生活的“大包大攬”。家長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怎么愛孩子,特別是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卻不會天然地因成為父母就隨之具有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卡爾?威特的教育觀讓老董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犊?威特的教育》中寫道:“替孩子做太多的事,會使孩子失去實踐和鍛煉的機會。這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過分為孩子做事,實際上等于告訴孩子他什么也不會做,是個低能兒,他必須依靠父母,否則就不能生活。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會便會無所適從,會到處尋找幫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顧的,獨立意識更無從談起,這實際上是害了他們。”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名家長的心愿,成才固然重要,但不要忽視了成長是成才的前提。孩子同成人一樣會犯錯誤,也同樣有能力去糾正錯誤,這個過程就叫做成長。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這是連老母雞都會的。”但是,家長母雞化的教育只是小愛,只能造就鮮艷脆弱的草莓族。大愛,就是孩子學走路時摔倒后不去抱他;大愛,就是放開手讓孩子在風雨中學習成長。卡爾?威特的成功經驗,足以讓每一名舐犢情深的家長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