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內容: |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將自己的求職機會寄希望于網絡。網絡求職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門,畢業生們除了搜信息、發簡歷外,還建立起了求職博客,有的甚至利用“職客”(專門服務畢業生找工作的網絡求職中介)求職。選擇面廣、信息量大、省時省力是畢業生們青睞網絡求職的主要原因。然而,利用網絡求職,有的人皆大歡喜,有的人苦不堪言。
網絡求職方便快捷
“原來我也認為網絡是虛擬的,求職不可靠,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真的有回音!”西北政法大學的小孫說。去年11月,看到別的同學都在網上發布求職信息,原先并不太相信網絡的小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網上檢索了招聘信息,并且向一些單位提交了電子簡歷。結果很快就有回音,其中一家全國大型連鎖商場對他的情況很感興趣,希望他能夠過去面試,條件合適就可以簽約。經過多方面了解,小孫確定了企業邀約信息的可靠性,前去面試,并順利簽約。他說:“現在很多專業網站都辦得比較正規,信息不僅豐富,可信度也大大提高。網絡不失為求職的一個好幫手!”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網絡求職的成功率超過20%,而傳統形式的招聘成功率一般在35%左右。相對于人頭攢動、水泄不通的傳統招聘會,網上求職以免費瀏覽申請、大量的職位信息、隨時隨地進入的方便性吸引了大量的求職者和招聘企業。網上求職與招聘受到了越來越多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青睞。
網絡求職陷阱依然存在
提起網絡求職,2006年畢業于西安某高校的小余有一段“痛苦”的經歷。像大部分求職者一樣,小余在各大專業網站發布了個人簡歷,希望能碰上好運氣。然而,幾個月過去了都毫無音信。眼看著周圍同學一個個都找到了工作,小余心急如焚。畢業前夕,他意外接到了廣州一家公司的電話。那家公司自稱生產兒童玩具,需要一名宣傳策劃人員,看了小余在網站上的簡歷,覺得非常符合他們的要求。在經過了簡單的電話“面試”之后,那家公司當即表示接收小余,并讓他盡快赴廣州上班。
面對從天而降的工作,小余極度興奮。懷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一辦完畢業手續,他就奔赴廣州。他的“噩夢”也便隨之開始了。剛一到公司,小余的手機就被一位自稱是主管的青年男子以封閉式培訓為由沒收了。在經過了幾天的“魔鬼式”訓練,小余意識到自己上當了,接收自己的“單位”不是什么玩具公司,而是傳銷組織。之后,歷經了“千難萬險”,他才從傳銷組織逃脫出來。說起那段經歷,小余感慨地說:“雖然網絡給求職者提供了很多方便,但陷阱依然很多,一定要謹慎小心!”
網絡求職需理性
據艾瑞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網絡招聘用戶的規模達到3500萬人,較2006年的2500萬增長40%。到2010年,網絡招聘市場容量將占據整體招聘市場份額的54.3%,網絡求職將成為趨勢。針對網絡求職,有關專家建議大學生網絡求職要理性操作,把握機會,注意風險。首先,不要登錄非正規的網站。一般而言,正規網站上的招聘信息來源比較可靠,在校的大學生可以盡量在高校就業網等網站上尋找自己滿意的職位,有關部門會對招聘單位的資質與招聘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審查。其次,選擇企業和職位一定要有針對性,分析自己的優劣勢,選擇與自己匹配度較高的企業發送簡歷,而不要盲目亂投。同時,要對投過簡歷的企業了解比較細致,對崗位要求理解透徹,才能在網上招聘環節勝出。最后,由于網絡的安全性無法控制,求職者一定要謹慎小心,不要向任何單位發送自己的個人重要資料,以免上當。
|
|